一、基本情况
经过长期的办学积淀,造就了一支实力雄厚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形成了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主干课程和精品课程建设为依托,以教学名师、教授为核心的教学团队。本教学团队下设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电液一体化和轴承设计与制造四个教研组。经过多年建设,逐步培育出一支团队意识强,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学历、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学梯队。
二、团队带头人
邓效忠,男,1957年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河南省优秀专家,河南省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研究方向为齿轮设计理论与制造技术。所负责的科研项目“新型非零变位锥齿轮及双曲面齿轮技术及其推广”,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螺旋锥齿轮设计、分析与仿真的理论与技术”,2005年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螺旋锥齿轮数值仿真及其高重合度设计理论与技术”,2004年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轴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2004年获得河南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在《机械工程学报》、《农业机械学报》、《中国机械工程》、《航空动力学报》等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20篇,被EI收录。目前正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两项。
三、专业教学改革
多年来,围绕教学的中心地位和学生培养质量,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创新,形成了自身的办学优势和专业特色。
确定了面向企业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提出了“突出特色,加强基础,拓宽口径,灵活设置专业方向”的办学思路。
在专业知识教学的宽精矛盾问题上,本教学团队实施了“宽—精”结合,即宽基础、精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制订了“宽—精”结合的培养计划,建立了相应的课程体系和“精专业方向”的实践教学体系。坚持了“依托产学研合作教育,打造专业特色”的办学途径。
教学改革课题“轴承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获2005年河南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等。
四、课程建设
经过多年努力,该专业的主干课程中已有9门为省级精品课程,12门为校级精品课程。其中该教学团队建设了4门省精品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数控技术、流体力学与液压传动和测试技术;3门校级精品课程:工程图学、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和先进制造技术。数量众多的精品课程,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网上学习资源。另一方面,精品课程建设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带动了师资队伍的建设。
该专业在基础知识教育阶段,坚持选用“面向21世纪”的新编优秀教材和国外高水平原版教材。在专业知识教育阶段,为了突出自身的办学特色,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立足自主出版特色教材。坚持从生产实际中选取教学内容、案例,及时将最新的理论、工艺和技术充实教材,吸收生产科研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教材编写。近几年,团队教师出版了38部教材、专著和CAI课件。其中具有特色的滚动轴承制造装备、滚动轴承噪声理论与实践、滚动轴承制造工艺学、数控技术及装备、几何精度规范学等6部教材添补了国内无规划教材的空白。
五、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创新和动手能力
按照面向企业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目标,本团队高度重视实验、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论文)等实践环节,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改革毕业设计,强化实践和创新能力培养。延长毕业设计4周,允许优秀学生提前进入毕业设计;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的科研工作,并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参加科研活动;坚持从生产实际中选择设计题目,组织师生到企业生产现场做毕业设计,由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每年进行毕业设计作品展示和争优答辩,取得了良好效果。
通过多年教学实践,这些做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学生积极参与课外制作及挑战杯比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来,团队老师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大学生课外制作活动,并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创新大赛、河南省和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等大赛中多次获奖。特别是,2005年获全国“挑战杯”大赛三等奖一项、2006年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三等奖一项;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全国“挑战杯”决赛中,又取得了一项二等奖和一项三等奖的优异成绩,为学校争光添彩。
六、团队今后建设计划
(1)继续抓紧团队带头人建设,在近3年内争取培养出1~2名省级以上教学名师。发挥团队带头人的骨干和引领作用,把教学团队打造成为在机械行业和中部地区有影响的,以学科为基础的具有一流教学水平、一流科研水平、一流队伍的先进团队。
(2)通过创建教学团队,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进一步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精品课程为依托,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
(3)加大特色教材建设经费投入,进一步组织特色课程的教材编写,逐步形成系统的、体现专业优势和特色的、吸取最新科研成果的立体化教材。
(4)进一步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实践教学开辟更多的教学基地;完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加大筹资力度,扩充实验室仪器设备,鼓励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
(5)与时俱进,不断实施教育教学改革。使专业教学贴近行业、贴近社会经济;使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应社会、经济、行业需求。